四,亞細亞式社會構成體
馬克斯曾將社會構成體的各階段劃分為「早於資本主義生產的各形態」,即是「原始氏族社會生產模式・亞細亞式生產模式・古典古代奴隸制・日耳曼式封建制・資本主義生產模式」。而柄谷將這些形態以〈交換模式〉從構造論的角度重新解讀,並再次編排成《世界史的結構》。馬克斯所提出的「亞細亞式生產模式」究竟是什麼?學術界的相關討論與著作可說是汗牛充棟,同時也是環繞俄羅斯、中國、日本革命的一個戰略上爭論的主題。
這裡用我之前的解釋來理解就足夠了。「黑格爾將不必然會有「世界史」性發展的東方稱為「東洋式停滯」「東洋式專制」。另一方面,馬克斯則根據不必然會發展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模式這點,定名為「亞細亞式生產模式」。這便是歐洲眼中,身為他者的亞洲形象。」(注1)。獨立於「世界史」性發展之外,以停滯的狀態存在的廣大帝國及共同體性質的世界,這便是「亞細亞式生產模式」所定義的國家社會。而現在柄谷試圖以〈交換模式〉論進行構造論上的重新解讀。
柄谷將〈交換模式〉分為四種。A為互酬(贈送與回禮)、B為掠奪與再分配(支配與保護)、C為商品交換(貨幣與商品),而D為X。(注2) 根據此分類,柄谷定義了亞細亞式的社會構成體構造論上的特徵。柄谷表示「亞細亞式的社會構成體,為一個共同體壓制其他共同體,並賦役及納貢的體制。」而要確立交換樣式B的支配性極權體制,支配階級間的互酬(交換樣式A)是不可或缺的要素。因為「根據此要素,中央集權與官僚組織才得以存在」。但這並不表示在亞細亞式社會構成體中,B以外的交換模式都是不存在的。柄谷是這麼說的:
「舉例來說,亞細亞式國家之下的農業共同體,雖然被強制課以納貢賦役的義務,但共同體的內部是自治的,同時以互酬性經濟為基礎。也就是說,大量地保留交換模式A。但是,這樣的農業共同體,主要是國家透過灌溉或征服所創造出來的,因此屬於國家(王權)。另一方面,亞細亞式的社會構成體之中,也有交換模式C的存在;有交易的行為,也有都市的形成。雖然都市規模經常發展得很巨大,但始終在極權國家的管理之下。在這個意義下,亞細亞式社會構成體之中,雖然有交換模式A與C存在,它始終是由交換模式B支配的社會構成體。」(緒論・交換模式論)
以上以〈交換模式〉論來分析亞細亞式的社會構成體的例子,為柄谷《世界史的結構》解讀的代表案例,同時也被當作成功的案例。因為柄谷的〈交換模式〉論首次釐清了被稱為東洋式專制國家的國家(帝國)成立的構造論上的意義。
以下列舉在關於亞細亞式國家(帝國)的成立上,柄谷所說的重要的構造論上的意義。
〈共同體=國家〉交換模式B主宰的國家,並不是做為共同體的延長而成立的。王權(國家)不是從共同體的內部產生,而是從外部來的。但同時,它卻必須假裝自己是從共同體內部出現的。否則王權(國家)便無法確立。在這個意義下,古代國家可說是共同體=國家。在這個形成中,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宗教。政治上的首長同事也是祭司,供奉超越各個共同體原有的神明(先祖神、部族神)。(第2部 第1章 國家)
〔專制國家與農業共同體〕農業共同體是國家製造出來的。專制國家雖對人民課以納貢賦役的義務,但是並不干涉農業共同體的內部。在亞細亞式專制國家下,農業共同體依然保持互酬性。人們雖說完全屬於國家(王),但反過來說國家允許了農業共同體成為自治性團體。(同上)
(得以持續的專制國家構造)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一個極權國家的最終完成型態,也就是擁有官僚制度與常備軍的系統,是由亞細亞式國家發展出來的。這並不是因為農業共同體自身的不變性,專制國家才得以永續存在。真正永續不變的,並不是農業共同體,而是在其上扮演統治角色的官僚制度、常備軍等國家組織。在亞洲治的專制國家,這樣的國家組織,即使朝代更迭,基本上都還是被持續繼承。就是這樣的組織,讓農業共同體得以永續存在。(同上)
從以上柄谷用〈交換模式〉論來剖析〈亞細亞式專制國家〉構造的例子,我們會忍不住認為,他的〈交換模式〉論式的構造分析似乎是為了〈亞細亞式專制國家〉而存在的。這個〈亞細亞式專制國家〉,若從外延的側面來看,它其實是包含數個國家及共同體的〈帝國〉。歷史性社會構成體上的〈亞細亞式國家〉等於〈帝國〉,也是柄谷所說的「世界系統」上的〈世界=帝國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注1: 子安《「亞洲」是如何被描述的—近代日本的東洋學》藤原書店,2003
注2: 此一〈交換模式〉的四種分類,若是以近代的衍生形式來說,A-國族、B-國家、C-資本、D-X,而若以世界系統的個階段來說,A-迷你世界系統、B-世界=帝國、C-世界=經濟、D-世界共和國。
(鄧宜欣譯)
參照,子安宣邦的blog,日文原稿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